汇源债务缠身,是否还能立足市场仍未可知
评论:0 浏览:769 发表于:2019-12-14汇源这个品牌我们都不会陌生,曾经的“果汁大王”,但是在这个冬天,对于汇源这个品牌是非常难熬的一个冬天,继被曝卷入“先锋系”风波之后,曾经的“果汁大王”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再次陷入漩涡。
事实上,自2017年债务危机爆发之后,汇源集团便一落千丈,负债已高达114亿元。自2018年4月宣布停牌,仍未复牌的汇源果汁这两年的年报也难产了。如果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,汇源果汁将濒临退市风险。来自汇源果汁发布的未经审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汇源果汁总负债为114亿元,资产负债率为51.8%。在这114亿元中,有83.5亿元都是通过银行、公司债券、融资租赁等渠道拿来的借款,这意味着汇源果汁还需额外偿还高额利息。
除了深陷债务危机,人事层面上,汇源果汁也面临着内部震荡。2018年以来,该公司高管已有多位离职。据媒体报道,今年2月,汇源果汁在一个月内接连有6名高管辞职,其中行政总裁吴晓鹏在位半年多就宣布请辞。张正认为,从市场和营销的角度看,汇源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必然的。“当年创牌时,由于竞争强度低,汇源以百分百浓度的果汁建立了市场地位和品牌认知。但是,汇源在渠道和终端上的资源和能力一直没有培养起来,单品类操作成本很高,跟可口可乐更不能同日而语,低浓度果汁等其他产品一直推广不力。”张正进一步指出,它的市场被束缚在了高浓度果汁的市场里,而高浓度果汁的消费场景一般在餐桌上。因此,导致汇源果汁的市场总也做不大,新品类、新产品又做不成。朱新礼非常清楚自己的短板,所以才有了用179亿港元把汇源卖掉的想法。而对汇源果汁来说,管理层的种种问题对其发展也产生一定影响。
中国食品品牌研究院院长曹保印就曾表示:“汇源要复牌是几乎没有可能了”。大批的管理层人员辞职,让汇源集团更是雪上加霜,这已经说明了汇源集团在管理层出现了问题,公司过重要的就是这些人,没有这些人要复牌更是难上加难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