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8品牌网
品牌资讯

小米手机如何发展壮大的?

评论:0  浏览:1024  发表于:2017-12-28
分享:

小米手机一直是手机品牌中性价比的标杆,它的性价比可以说是无人能敌,这也是它这么火的原因,那么小米这个品牌又是怎么来的呢?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揭开这个幕。


雷军近照


2010年4月,雷军的师弟李华兵给雷军发了一封邮件,推荐一个从德信无线出走的无线业务团队,他们希望:

小米团队做一款独立的手机硬件,得到了雷军的支持,随后这个团队被更名为“小米工作室”,也就是小米公司最早的前身,而他们的计划目标就是制作一个完全的手机体系—“小米手机”。   “做手机”的计划目标,与小米科技的创业完全同步。这个计划早于MIUI操作系统的开发,更早于2010年底才形成完整蓝图的类Kik通讯工具—“米聊”。也就是说,雷军一开始就选择了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高难度动作。   难度越高,别人就越难以复制—腾讯、阿里巴巴和百度都没有直接做手机的经验,甚至连想都没想过。这一下,雷军和小米科技就占领了商业形态的制高点。   按照雷军自己的说法,他花了这么多年测试了50多款智能手机,没一款是真正无可挑剔的,这是他决定自己做一款手机的理由。如果这真的算个理由的话,口气也足够大了。

迷人浏览器的推出   既然是做一个手机体系,那么就应该拥有自己的手机软件体系和手机硬件体系。而就在那个时候,时任UC浏览器挂名董事长的雷军与UC浏览器的CEO俞永福就业务方向发生了严重分歧。俞永福等管理层人员力主UCWeb在手机浏览器的基础上发展内容和社区等业务,而雷军则认为UCWeb应该加强作为浏览器的管道功能,做好浏览器本身,而不必过于扩张。   在分歧激化之后,雷军为他之前所构思的手机体系找到了第一个目标—“手机浏览器”。

随后刚刚成立的“小米工作室”发布了他们第一个试手产品—“迷人浏览器”,迷人浏览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用户的欢迎,这款浏览器后来被内嵌到了MIUI操作系统中,成为了整个小米手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。   而以“小米工作室”名义发布的“迷人浏览器”问世后,UC浏览器内部的矛盾彻底暴露了:迷人浏览器与UCWeb的业务直接产生冲突。一些人认为,雷军之所以认为UCWeb不应该发展独立的内容、应用和社区业务,是因为他想用UCWeb推广自己新的相关产品,比如迷人浏览器。不久后,雷军从UC董事会离开,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,并且撤去了在UC科技的所有投资和股份。

果然,每个品牌的成立都是必然的,难度越大,别人就难以复制,这句话的确霸气地让常人想都不敢想。


关注“258企业服务平台“官方微信公众号,每日获取最新前沿资讯,热点产品深度分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