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尼 做“别人所未做”的“挑战型企业”
评论:0 浏览:737 发表于:2019-02-281946年,在战后的一片残垣断壁上,38岁的井深大和25岁的盛田昭夫凭着四处筹措的19万日元现金,成立了“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”。索尼人说:正是这两位天才的联袂,才有了今天的索尼。“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”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Sony的前身。1955年,井深和盛田,又一次做出了伟大的决定,为了让公司走向世界,制作了新的产品商标——Sony,并最终将公司名称也改为Sony。这四个容易发音、世界通用的字母,继承了井深在《公司成立主旨》中所表述的“自由豁达”精神,其语源为“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”。它没有局限于电气或者哪个特定的行业,也与创业者的名字无关。这个名字在当时的日本被视为异类,但它充分显示了井深和盛田的远见和魄力。
索尼在创业之初,名声很小。当时,美国的钟表公司布洛瓦公司声言,如果索尼用他们的商标出售索尼产品,就订购10万台半导体收音机。当时对于举步维艰的索尼来说,这无疑是一笔求之不得的大买卖,但是盛田先生断然拒绝了,并断言:50年后Sony会和贵公司一样驰名。
Sony,这个诉诸视觉的商标,在有意识地创造企业形象的同时,其知名度也越来越高。索尼并没有请有名的设计师或代理公司做公司标识、歌曲,也不做单纯改变公司名称之类的表面事情。索尼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,注意的是企业风貌,是要集企业活动之大成,一步一桩踏踏实实地树立起Sony的品牌形象来。
索尼立足于电子领域,又不断超越电子领域,开展多元化经营,不断向新制度挑战,做“别人所未做”的“挑战型企业”。索尼的品牌形象被不断强化,其CI即是在长期的有形无形的企业活动中逐步确立起来的。
2003年7月,根据哈里斯互动调查的最新结果,索尼连续第四次荣登“最佳品牌”评选榜首。
如今,Sony四个字母已经遍及全球,索尼的产品受到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,索尼的企业文化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,这是几代索尼人辛勤努力的结果。索尼人永远不会忘记索尼先辈创业之初的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