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仔裤的根源和历史
评论:0 浏览:813 发表于:2019-08-05牛仔裤又称“坚固呢裤”。一种男女穿用的紧身便裤。前身裤片无裥,后身裤片无省,门里襟装拉链,前身裤片左右各设有一只斜袋,后片有尖形贴腰的两个贴袋,袋口接缝处钉有金属铆钉并压有明线装饰。具有耐磨、耐脏,穿着贴身、舒适等特点。你知道牛仔裤是怎么来的吗?牛仔裤起源于哪里呢?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!
LEVI STRAUSS 原籍为德国,1847 年发迹於美国三藩市,当时以卖帆布维生。后来发觉当地矿工十分需要一种质地坚韧的裤子,于是他把原来造帐幕的啡色帆布造了一批裤子,卖给了当地矿工,而后十分成功。LEVI STRAUSS 眼见成绩理想,便迅速成立了LEVI'S STRAUSS AND CO.,主力生产牛仔裤,而LEVI’S 的神话由此展开。
LEVI’S 王国的成功,要算是由LEVI’S 501 开始,501 的诞生是当LEVI STRAUSS 在1873 年与另一伙人JACOB DAVIS 把他们生产的扣钮牛仔裤上所用的「撞钉」注册专利。当时的501 是一种缩水后十分合身的的效果,极受当时工人们的欢迎。因此有人认为LEVI’S 牛仔裤是早年有助於建设美国梦的产物。三十年代的牛仔裤全是扮演工作服的角色,不过遂有趋向於便服的倾向,但仍以实用设计为主。六十年代,LEVI’S 王国在欧洲大幅拓展业务,随后便席卷了整个欧陆,销售额与名气随之暴升。
牛仔裤文化发展至七十年代已是全球性的集体潮流.在款式上变化上有突破性的演变。由传统的直脚款式,变化出阔角裤、喇叭裤来。又由喇叭裤演变至八十年代的萝卜裤。牛仔裤的外型变化,在七、八十年代可说是各走极端。LEVI’S 这段期间,在款式演变上一直有跟进潮流。而踏入八十年代后期,牛仔裤由以前讲究合身贴服,进化为追求原始牛仔裤味道的直身裁剪,此风一起,LEVI’S 501 又掀起了另一个牛仔裤潮流,连带九十年代也受此潮流影响。除501 再次回流外,LEVI’S 的现代系列中也有三大分支,分别以不同颜色商标小旗做区分。「红旗」为反对过分贴身的「追寻原本」的时尚而设(501 也算在内);「银旗」推销「现代基本」的款式:特别讲究高品质和洗水过程及制作效果;「橙旗」除基本款式外,还发展其他时髦款式,是一系列质料上呈紧贴潮流的产品。
1873年一位叫做雅各戴维斯(Jacob Davis)的年轻人向史特劳斯先生建议。在Levi’s口袋的角落打上铜柳钉,可以改善口袋的牢度与外观。结果他们同意共享这个Levi’s改良过程中的第一个专利。
1886年由于Levi’s牛仔裤的耐用性已经声名远播,李维开始在他所出品的Levi’s牛仔裤后面加上现在已经远近驰名的"双马"标志。大约在此同时,Levi’s牛仔裤後口袋也改良为双弧形缝法。今天所有Levi’s牛仔裤仍采用这种特殊缝法。双弧形缝法也是当今历史最悠久的服饰商标。

